好心情说说吧,你身边的情绪管理专家!
好心情说说专题汇总 心情不好怎么办
七夕有诗意的诗句
秋夕的诗意
《秋夕》
唐杜牧
银烛秋光冷画屏, 轻罗小扇扑流萤。 天阶夜色凉如水, 坐看牵牛织女星。
注释:
1、画屏:画有图案的屏风。 2、轻罗:柔软的丝织品。 3、流萤:飞动的萤火虫。 4、天阶:露天的石阶。 5、牵牛织女星:两个星座的名字。
译文:
秋夜,白色的烛光映着冷清的画屏; 我手执绫罗小扇,轻盈地扑打流萤。 天街上的夜色,有如井水般地清凉; 卧榻仰望星空,牵牛星正对织女星。
赏析:
这是写失意宫女生活的孤寂幽怨。首句写秋景,用一冷字,暗示寒秋气氛,又衬出主人公内心的孤凄。二句写借扑萤以打发时光,排遣愁绪。三句写夜深仍不能眠,以待临幸,以天街如水,暗喻君情如冰。末句借羡慕牵牛织女,抒发心中悲苦。蘅塘退士评曰:层层布景,是一幅着色人物画。只卧看两字,逗出情思,便通身灵动。
查看更多>>反七步诗的诗意
《反七步诗》
作者:郭沫若
原文:
煮豆燃豆萁,豆熟萁成灰。 熟者席上珍,灰作田中肥。 不为同根生,缘何甘自毁?
诗意:
锅里煮着豆子,豆茎在锅下燃烧, 等豆子熟透了的时候, 豆萁早已化为了灰烬。 熟了的豆子变成席上的佳肴, 变成灰烬的豆萁则成了田中的肥料。 如果不是同一条根长出来的, 怎么会愿意牺牲自己呢?
赏析:
这首诗用同根而生的萁和豆来比喻同父共母的兄弟,用萁煎其豆来比喻同胞骨肉的哥哥残害弟弟,表现了作者对兄弟相逼、骨肉相残的不满与厌恶。千百年来,《七步诗》让千余年来人们对曹植抱着深切的同情,同时对曹丕则多怀厌弃的情绪,曹丕也因为这首诗招致后人的恶骂。而现代学者着名文学家郭沫若对抑丕扬植的看法不甚赞同,他认为曹丕在文艺批评和七言诗的发展史上占有开山地位,为三国时期重要的诗人,他还举南朝梁文学理论批评家刘勰所说:文帝以位尊减才,子建以势窘益价,他认为这是较公允的评价。
郭沫若先生1943年写了一篇宏文《论曹植》,为曹丕鸣抱不平,文中对《七步诗》是否曹植所作提出了质疑:过细考察起来,恐怕附会的成分要占多数。多因后人同情曹植而不满意曹丕,故造为这种小说,其实,曹丕如果要杀曹植,何必以逼他做诗为借口?子建才捷,他又不是不知道,而且果真要杀他的话,诗做成了也依然可以杀,何至于仅仅受了点讽刺而便深惭?所以这首诗的真实性比较少。然而就因为这首诗,曹植却维系了千载的同情,而曹丕也就膺受了千载的厌弃。显然,从《七步诗》的构思立意来说,曹植是站在豆位的立场(自己的立场)写萁的煎迫(曹丕的迫害)未免过火和无情。然而如果换一个角度,从萁的方面来思考,萁那种成全他人,牺牲自我的精神不也是很可贵的吗?
因此,基于这种理解,郭沫若仿《七步诗》写下了一首立意相反的翻案剥皮诗《反七步诗》,诗歌这样写道:煮豆燃豆萁,豆熟萁成灰。熟者席上珍,灰作田中肥。不为同根生,缘何甘自毁?在郭先生看来,站在豆的一方面说,固然可以感觉到萁的煎迫未免为火烧火;如果站在萁一方面说,不又是富于牺牲的精神的表现吗?豆萁燃烧自己正是为了成全同根而生的豆子,它身上有一种零落成泥辗作尘化作春泥更护花的奉献精神、牺牲精神,这不正是兄弟一场,互助友爱的生动写照吗?
曹植的《七步诗》用比喻手法婉含蓄地表达了对兄弟骨肉相残的悲哀指责,情真意切,十分感人。郭沫若的《反七步诗》则一反曹植
查看更多>>七步诗的诗意
《七步诗》
作者:曹植
原文:
煮豆持作羹,漉菽以为汁。 萁在釜下燃,豆在釜中泣。 本是同根生,相煎何太急?
注释:
1、持:用来。 2、羹:用肉或菜做成的糊状食物。 3、漉:过滤。 4、豉(菽):豆。这句的意思是说把豆子的残渣过滤出去,留下豆汁作羹。 5、萁:豆类植物脱粒后剩下的茎。 6、釜:锅。
诗意:
煮豆子正燃着豆秸, 因煮熟豆子来做豆羹而使豆子渗出汁水。 豆秸在锅下燃烧着, 豆子正在锅里哭泣。 本来我们是同一条根上生长出来的, 我们为何要自相残杀呢?
赏析:
此诗纯以比兴的手法出之,语言浅显,是寓意明畅,无庸多加阐释,只须于个别词句略加疏通,其意自明。诗人取譬之妙,用语之巧,而且在刹那间脱口而出,实在令人叹为观止。本是同根生,相煎何太急二语,千百年来已成为人们劝诫避免兄弟阋墙、自相残杀的普遍用语,说明此诗在人民中流传极广。
它巧妙地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,表达了诗人曹植对手足相残的悲愤,同时也发出了理直气壮的斥责。诗的前四句描述了燃萁煮豆这一日常生活现象。曹植以豆自喻,一个泣字充分表达了受害者的悲伤与痛苦。后两句笔锋一转,抒发了曹植内心的悲愤这明显是在质问曹丕:我与你本是同胞兄弟,为什么要如此苦苦相逼?
查看更多>>
回郎意且斯须,一年中别今始初。——王建《七夕曲》
边独自看星宿,夜织天丝难接续。——王建《七夕曲》
不见穿针妇,空怀故国楼。——孟浩然《他乡七夕》
应倾谢女珠玑箧,尽写檀郎锦绣篇。——罗隐《七夕》
每恨蟪蛄怜婺女,几回娇妒下鸳机,今宵嘉会两依依。——毛文锡《浣溪沙·七夕年年信不违》
岂能无意酬乌鹊,惟与蜘蛛乞巧丝。——李商隐《辛未七夕》
谁忍窥河汉,迢迢问斗牛。——孟浩然《他乡七夕》
鹊辞穿线月,花入曝衣楼。——李贺《七夕》
七夕年年信不违,银河清浅白云微,蟾光鹊影伯劳飞。——毛文锡《浣溪沙·七夕年年信不违》
夜色银河情一片。轻帐偷欢,银烛罗屏怨。——吴文英《凤栖梧·甲辰七夕》
千家闭户无砧杵,七夕何人望斗牛。——李嘉祐《早秋京口旅泊章侍御寄书相问因以赠之时七夕》
他乡逢七夕,旅馆益羁愁。——孟浩然《他乡七夕》
说今夕天津,西畔重欢遇。——吴文英《荔枝香近·七夕》
已驾七香车,心心待晓霞。——李商隐《壬申七夕》
秋叶神媛,七夕望仙妃。——任希古《和长孙秘监七夕》
鹊桥波里出,龙车霄外飞。——任希古《和长孙秘监七夕》
新秋逢闰,鹊桥重驾,两度人间乞巧。——顾太清《鹊桥仙·云林瞩题闰七夕联吟图》
查看更多>>